南科園區發展快 用水會排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的設置緣起於1990年10月,國科會正式提報建議行政院設置第二科學工業園區。這項建議列入1991年提出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

        1993年2月25日,國科會完成設置第二科學工業園區可行性研究,後經區位評選委員會三次會議,台南縣新市基地獲得推薦,1995年2月23日經行政府同意,台南縣新市基地正式成為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區址。

        1996年1月20日,台南科學工業園區動土,台積電等8家廠商當場簽署投資意願書。3月1日起接受廠商入區申請。

        歷經多年的努力,廠商陸續進駐,國內外高科技人員也陸續湧入,台南科學工業園區成了台南縣經濟發展的動脈,2005年年營業額超過3,500億,園區就業人口數超過4萬人(不含外勞)。

        為了持續南科的發展,如何形塑一個富有魅力的生活環境,提供海內外科技人優質的居住場所,讓南科人根留台南縣,已成為台南縣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這幾年下來,台南縣政府積極的推動了幾項令人印象深刻的計畫:

  • 台南科學園區特定區開發招商計畫:提出全國首創的「浮動分區」的開發概念,以創新、專業及堅毅的執行力,建立高彈性與高效率的開發模式,使得液晶專區僅1.5年、L&M區也只2年即完工,比政府自辦的開發效率要快一倍以上,又不花中央政府一毛錢,至2005年年底已完成254億的建設,成為全國典範。
  • 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計畫:選定南科特定區內第一期開發區890公頃內約247公頃的土地辦理變更編定,闢建為「南科液晶電視及產業支援工業區」,推動南科光電產業專區的設立,這不僅呼應政府推動的「兩兆雙星」政策,也符合南科園區光電產業建廠需求,加速液晶工業專區的聚落效應。
  • 南科康橋計畫:以英國康橋(Cambridge)優雅的水體與水岸綠地作為概念,整合南科特定區排水道、大型生態滯洪池及水體周邊的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劃設靜態公園,建構園區員工及附近居民的親水空間,提供作為休憩、散步、慢跑等活動用途,打造出科技、人文及休閒特有景觀,讓兼具科技與人文氣息的康橋美景現身於南科。

        在南科的擴充發展下,水從那裡來?濱南案一旦獲准開發,水又從那裡來?依據南科的水源規劃,南科預估最終每日需水量為20餘萬噸,其中,自來水公司同意每日提供9.93萬噸,主要水源為曾文及南化水庫,可滿足園區至2005年底的需求,嘉南農田水利會則同意提供10.9萬噸。而濱南工業區估計每日用水量約20萬噸,水資源局只承諾每日供水8萬噸,且至2006年為止。濱南案不足的水要從那裡來?以南科的經驗來看,當然是移用農業用水,移用的單價是多少?以南科為例:農田水利會希望每噸10元,南科管理局希望降為8元;以後濱南案進來搶水,費用要怎麼算?有那麼多農業用水可以移用嗎?排擠現象的出現,已經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