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正興家園(水稻之歌七期) Facebook Plurk Twitter

位在草屯鎮與中興新村間的水稻之歌七期,積極重建的住戶與從台北南下創業的建築師相遇,點燃更新重建的火花,成就了南投縣第一個以都市更新重建的社區;同時也獲得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選為重建示範社區。和東勢的名流藝術世家社區同時通過九二一基金會臨門方案審查,而兩個更新會的命運也頗為相似,向銀行聯貸始終無法成功,直要等到臨門方案修改完成,得以提供百分之百融資後,這時才真正解決了重建經費問題。主事者強調公正無私和雙贏的理念,是重建成功的關鍵。

巧遇都市更新

水稻之歌七期社區位於草屯鎮重劃區內,原有54戶住戶,多為縣府和省府公務人員、老師、台電員工以及醫護人員。於921大地震中,遭受嚴重損毀,一樓停車層柱列因受到地震力破壞,致建物全棟下沈,二樓成了地面層,並壓毀了所有停放在一樓的車輛,所幸住戶皆獲平安。地震後一個月內水稻之歌七期就組織了重建委員會,11月大樓拆除,住戶重建的決心更堅定、也更積極。

朱國華建築師原本任職於台北大型建築師事務所,到南投縣協助救災、安置,漁池鄉長寮尾社區蓋組合屋就是朱建築師監工的。因緣際會在南投縣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在南投開設建築師事務所創業,地點在草屯,事務所附近就是震損的水稻之歌七期。當時積極尋求重建方法的水稻之歌七期住戶王昌祥和陳瑜等人,認識了朱建築師,於是開始了水稻之歌七期更新重建的歷程。

經由營建署當時巡迴輔導籌設更新會的協助,朱建築師認知集合住宅重建只有走都市更新一途,在向住戶溝通後有了具體共識,2000年4月20日水稻之歌七期與朱建築師簽約展開都市更新重建程序。當時南投縣尚未有都市更新重建的申請案例,朱建築師四處奔走,參加各種重建會議,並與縣政府討論更新重建的程序和辦法,希望在當時各種重建辦法如何執行還不很明確的情況下,能讓更新重建走得比較順利。

社區住戶與建築師於2000年5、6月討論重建需求,7月13日送縣政府申請籌組更新會,8月4日獲准籌備,8月15日召開成立大會,終於在9月27日獲准成立。第一任理事長由王昌祥先生擔任,是南投縣第一個立案的集合式住宅重建的更新會;同時也獲得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選為重建示範社區,曾在921地震週年回顧展中,展出建築設計模型。

更新會三劍客同心協調內外

王理事長、陳瑜理事、謝素娟總幹事堪稱是社區的三劍客。王理事長把經商的決策經驗用在更新重建上,擔任船長兼舵手,讓社區從一開始就選擇了適合的路;在九二一重委會服務的陳理事,把重建相關訊息分毫無差地傳達給住戶,阻止了不少流言散布;身為家庭主婦但婚前在陶瓷廠從基層作業員升到副廠長的謝總幹事,則聯繫住戶,打理社區的行政瑣事。三人同心,其力斷金,為重建立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王理事長表示,剛開始住戶討論重建方案時,都沒有人能提出真正解決的辦法,因而時起爭執,所以要感謝該位住戶輾轉介紹了朱建築師,雖然那位住戶總是意見最多、也最難溝通,但卻對社區重建起步貢獻最大。了解都市更新條例和相關法規後,王理事長知道只有都市更新的途徑能解決重建面臨的問題。當2000年8月九二一基金會推出更新重建輔導方案時,水稻之歌七期是少數幾個跟東勢名流藝術世家一樣,早就篤定循都市更新重建的社區了。

住戶內部的協商總是一大問題。更新會理監事除了要對外爭取相關機構協助外,對內也面臨住戶的各種疑問,甚至不友善的眼光。因此,王理事長等人認為,主事者必須公正無私,讓住戶信賴,一定要讓參與和不參與重建者都能信任重建團隊,大家才會雙贏:參與者取得房屋,不重建者取得土地補償金。因此對於抱持懷疑態度,或對更新過程不盡明瞭而曲解的住戶,更新會都秉持「雙贏」的理念,不斷溝通、協商,解決鄰居之間的誤會或爭議,認為無論將來是否繼續做鄰居,其實大家都是出於善意,不需要因此而翻臉。

都市更新過程艱辛

水稻之歌七期更新重建起步時是摸著石頭過河,王理事長等人明白都市更新條例是新的法規,在地震發生前10個月才立法完成,地震前4個月才完成施行細則,行政機關、規劃團隊、更新會對如何實際操作都不熟悉,增添實施時的困難,運作起來總是左支右絀,不太順暢。只有邊做邊學,逢山開路,遇河搭橋。透過營建署的種子營和九二一基金會的講習,有了諮詢對象和輔導團隊協助,漸漸地,路通了,橋也搭好了,更新重建的道路通暢許多。

本更新單元有54位土地所有權人,原有合法建築物壹棟計54戶,建物所有權人54人,土地面積為1,134平方公尺,登記總樓地板面積為7,702.64平方公尺。其中有48位土地所有權人同意本事業計劃,同意人數比例高達88.88%,土地持分面積同意比例為88.97%。由於參與重建分配的住戶減少,規劃團隊了解住戶希望安全並改善原來住宅的使用缺失,經討論後更新會決定減戶重建。

在大樓結構安全方面,結構系統整齊單純化,加強抗震能力,規劃興建9層雙併大樓3棟,每層6戶,其中地下一層及地面一層作停車使用,2至9層為住宅使用,共計48戶。為了給住戶有更好的生活空間,內部格局能更有效運用,設計時打破原建築的規劃,也申請了少量容積獎勵,讓每戶空間都增加,經過住戶協商重新指配房屋位置。而且還拓展公共空間,藉此機會增加原有生活機能,提升環境品質,要在滿足實際使用需求及合理營建費用的條件下,創造最好的居住環境。

更新會與規劃團隊充分合作,終於在2000年12月13日舉辦事業計畫和權利變換計畫公聽會,2001年2月22日事業及權更計畫書送縣政府審議,歷經5個月,7月9日縣政府公布實施,7月20日取得建造執照。更新重建規劃告一段落,經過8月二次公開評選也選出營造廠,要開始興建的工程了,可是重建經費卻還沒有著落。

等待「臨門」一腳

王理事長等人都明白,沒有經費重建終究還是只能停留在紙上作業,2000年底就曾經與銀行團舉行融資會議,結果與大多數社區一樣鎩羽而歸,無法取得社區重建的全部融資。直到取得建照,建設經費已是迫在眉睫。而當時九二一基金會董事會剛通過「臨門方案」,這個方案就像及時雨,可以申請九二一基金會的自備款融資和價購餘屋,其餘的重建經費則擬向銀行辦理聯貸。

水稻之歌七期於2001年10月22日和名流藝術世家同時通過九二一基金會臨門方案審查,而兩個更新會的命運也頗為相似,向銀行聯貸始終無法成功,要等到臨門方案修改完成後,得以提供百分之百融資,這時才真正解決了重建經費問題,成為臨門家族第2號,重建工程可以動工了。和名流藝術世家一起,2002年3月22日,水稻之歌七期通過臨門方案修訂後的第一次審查,重建經費終於全部到位,理監事和住戶放下了心裡懸著已久的石頭。

正興家園

2003年4月18日水稻之歌七期取得使用執照,5月24日,雖然正值SARS橫行,住戶還是高興地舉辦落成典禮,社區更名為「正興家園」,結束了水稻之歌七期時代。社區住戶對居住品質要求很高,而朱建築師也有意把台北的經驗融入更新重建,因此正興家園的設計與設備就有不同的考量,例如住家的採光、通風、收納空間等設計時都特別注意,而且還規畫了屋頂花園;設備方面經過溝通,住戶同意採用比較貴的無機房電梯,這在當時是個創舉。正因住戶和團隊高品質的要求,打造了全新的優質生活空間,重建過程中就已經有人購買餘屋,最後所有餘屋一間不剩,十分搶手。大家都很滿意重建後的正興家園,住戶不只珍惜,而且愛護,像王理事長雖然經商忙碌,時常出國,但都還是把握回到這兒的短暫休息時光。正興家園的重建,在南投縣所起的示範作用,正如同名流藝術世家在台中縣所扮演的角色一樣,鼓勵了不少南投縣的受災社區努力走向更新重建之路。(文 張劭農)

推動歷程
1999.10∼ 組成重建委員會
2000.09.21 震災週年重建示範社區
2000.09.27 取得都市更新會立案許可
2000.12.20 第一次融資會議
2001.07.09 縣府核准都市更新事業計畫權利變換計劃
2001.07.20 取得建築執照
2001.12.05 正式動工
2002.01.19 與營造廠簽訂合約
2002.12.25 興建工程完成
2003.04.18 取得使用執照
2003.04.30 都市更新事業計劃及權利變換計劃修正版發布實施
2003.05.24 社區舉辦落成典禮
2003.11.24 完成房屋稅籍申報

錄自營建署《臺灣都市更新案例/921災後自力更新重建案例/家園重生-100個災後重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