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八輕,話從前∥簽意願書,合資八輕   ◎謝志誠 2011/07/31

         七輕、八輕的訊息見報後,八輕,甚至是七輕,需不需要建?要不要合併?看法紛歧。1993年7月,經濟部的評估指出,七輕、八輕,加上中油、台塑六輕及六輕擴大計畫後,國內乙烯及各項油品將出現供給過剩,工業局應協調並評估東帝士七輕與中油八輕合併的可能。主管國營事業重大決策的經濟部國營會也憂心地表示,東帝士七輕與中油八輕重疊性極高,國內石化市場在七輕完成後,就會出現產量過剩的情形,八輕生產的石化原料,將來要賣給誰?

        正在馬不停蹄拜訪石化廠商,共商合資籌組八輕計畫的中油很有姿態地回應,不清楚七輕計畫的內容,無法評估合併的可行性,如果東帝士對八輕有興趣,可以與中油接洽商量。

        其實,在中油放話前,東帝士集團總裁陳由豪已於1993年6月30日宣布籌建煉油廠及芳香烴廠,提出七輕建廠計畫。東帝士表示,七輕計畫正在招募股東,歡迎石化廠商加入,中油是國營公司,預算經費必須逐年編列,是否能獲得立法院支持還是充滿變數,與中油合作的風險太高。東帝士預估,中油八輕計畫要等到2000年以後才能完成,東帝士七輕只需要4年興建時間,1997年就可完成,兩者並不能配合。

        在七輕、八輕合併可能性不高的情況下,經濟部工業局只好先確立「先到先辦」的審查原則。工業局表示,若兩個計畫分別提出,都將列入重大投資計畫予以輔導;若發生產量過剩,則由市場機能決定。

        在東帝士七輕這邊。1993年 9月27日,東帝士集團由所屬的東展興業公司提出石化綜合廠投資計畫(七輕),準備結合10餘家石化廠商,在台南縣七股鹽場投資1,500億元興建煉油廠及輕油裂解相關工廠。10月29日,經濟部原則同意東帝士集團依照《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規定,申請將台鹽總廠七股鹽場的土地報編為工業區,開發使用。

        在中油八輕這邊。1993年8月10日,中油邀集了包括東帝士在內的19家石化廠商,針對合資八輕計畫進行溝通。會議達成共識,凡是有意參加投資八輕計畫的業者,必須在九月底前向中油登記,中油將在確定哪些業者要加入後,向經濟部工業局提出建廠申請。媒體報導指出,石化廠商於會議中強烈要求比照台塑六輕,爭取優惠待遇,只要是政府給六輕的各項優惠,他們通通要有。

        講好9月底就要完成登記,並預訂於10月26日簽署合作意願書的安排,卻未如願。一些投資廠商的理由是財力不夠,不過他們也希望中油能提高投資比率,或尋求大型的財團加入。不過中油表示,為了維持「新」公司的民營性質,持股最多也只能達49%。

        從中油的講法可以看出,八輕計畫由中油主導,演變成為以中油轉投資的公司主導,是1993年就已有的想法,不是2006年國光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前後才冒出來的想法。

        積極主導八輕計畫的中油,期望扮演中心公司的角色,但被定位為衛星公司的投資業者的想法,卻停留在確保原料取得的角度;石化下游業者擔心,若不早一點「登記」,將來可能分配不到石化原料。可是面對計畫即將付諸實現,得拿錢出來辦理評估作業時,卻冒出各種意見,甚至退縮。無怪乎,輿論認為他們是「同床異夢」,發生挫折在所難免,也不足為奇。

        過程中,又發生哪些事情?無從得知。確定的是,八輕計畫在醞釀多時後,合作意願書終於在1994年3月15日簽署。主導者是中油,合作的石化廠商包括褔聚、台聚、台苯、東聯、中纖、中石化、國喬石化、李長榮化工、和益化工、大連化工、和桐化工、台灣石化合成、聯成石化、中國橡膠、中美和、高雄塑酯、台肥及大洋等18家公司。

        一度被經濟部撮合的東帝士,並不在簽署意願書的名單內,這是否正式宣告了七輕、八輕案的分家?

        八輕計畫,當年也被稱為「第三座煉油廠及石化增產計畫」,將興建2座日煉10萬桶原油的煉油廠,以及2座合計年產90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預計在1999年開始運轉,以取代高雄煉油廠及林園等石化工業區為目的。中油持股約35%,不超過50%。所謂第三座煉油廠,是指繼高雄煉油廠、桃園煉油廠之後的中油第三座煉油廠。

        至於八輕計畫的落腳地點?有幾個版本,一為「嘉義鰲鼓農場、雲林離島工業區及桃園觀音」,另一為「桃園觀音、嘉義鰲鼓農場及高雄大林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