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之聲--莫拉克週年專題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9)泰武-重建,才剛起步
泰武居民希望部落居住形式能全部移植下來;而永久屋建築型式與基地坪數、建築法規有關,部落舊有的互動型態,是否能突破永久屋制式的規劃,還有待泰武村民與紅十字會進一步協調.......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8)林邊、佳冬-當養殖王國持續淹水
除了林邊,屏東淹水焦點還有佳冬鄉的羌園。羌園地勢低,大雨超過4小時就淹水。7月27日,羌園地區又成水鄉澤國,居民吳先生感嘆:「這是今年第4次淹水了。」........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7)台東,失去媒體關注之後
台東受創嚴重部落包括太麻里鄉泰和村、金峰鄉嘉蘭、壢坵,大武鄉大鳥、大竹本部落、富山部落等地;目前富山、泰和永久屋已完工,大鳥、嘉蘭災民住在中繼屋。太麻里溪兩岸有超過三百公頃農地流失,沒有復耕.......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6)阿里山,觀光客比災民更重要
政府災後核定修復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預算約有20 億;光是公路修復經費就比7個村落、關乎4千名鄒族人的重建預算還高,政府對原鄉重建的重視,可在數字比對之下稍窺端倪........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5)六龜,荖濃溪畔重建 步步慢
六龜居民感嘆,重建一年,「只看到一個慢字」。她們呼籲政府:居民已經自立出發,沿著荖濃溪畔開展的溫泉鄉,能否再現地方生命力,端賴政府從過去一年的重建速度中驚醒過來,趕上民間努力的腳步...........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4)桃源鄉,紅肉李,熟了
桃源鄉居民以務農為主,靠梅子和紅肉李維生的農戶佔大多數,早就在擔心道路問題將影響農產運輸。政府雖表示會為原鄉修路,卻把主力集中在遇雨易斷的河床便道,投入龐大經費,動輒隨水流走......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3)政策土石流 淹覆那瑪夏
那瑪夏鄉是僅次於小林村的「明星災區」,分為南沙魯村、瑪雅村、達卡努娃村三大聚落。其中南沙魯村的重創,更被質疑與越域引水工程相關,但公共工程委員會否定工程不當對部落的災害,居民在悲憤中等待重建,但永久屋政策再次如土石流,摧毀著她們。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2)霧台,遷村路迢迢
屏東地區主要以長治分台及瑪家農場第一期永久屋做為重建基地,但誰能搬進遷村基地?其資格卻難以拿捏。部分居民勉強審核過關,但對「遷村型」的部落來說,因特定區的劃分,已經無法回部落重建,若部分居民無法獲得永久屋,整個族群等同拆散。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1)小林,夢中家園還有多遠?
風災後356天,小林重建發展協會對外宣布,與政府、NGO間長達8個月的協商溝通已成破局。風災屆滿週年,130戶小林村民,可能又得去總統府陳情抗議。他們的家,還有多遠?

莫拉克週年專題-人物系列(4)像老山茶那樣紮根的王坤煌
除替農民無償寄賣產品,王坤煌也成立六龜有機農業產銷班。自己做班長,請老師為二十幾位農友上課,學習新品種、加工、蟲害知識;他再三強調,產銷與技術的相關知識才是六龜產業重新站起的契機.......

莫拉克週年專題-人物系列(3)TamaNu和媽媽想回家
今年60歲的李長榮,被部落裡的孩子稱呼為「Tama Nu」。當了27年警察的他,退休後想留在山上過著自在自適的生活,但一場風災,沖碎了他的夢。部落不如往昔,母親也在風災中因傷重失溫離開人世,但他,始終記得母親臨終前喃喃說著:「我要回家。」.......

莫拉克週年專題-人物系列(2)莫拉克風災 帶回林邊女兒
八八水災重創林邊鄉,許多鄉親持守一輩子的農園、魚池毀於一旦,但災難帶來的不是只有毀滅。一位林邊外省醫生的女兒梅灩敏,原因受歧視而在小學畢業後就遠走他鄉,但莫拉克風災的洪水把她帶回來,重新在林邊生根、發芽。

莫拉克週年專題-人物系列(1)回望小林-宋燕誠
離開小林遺址,返回小林村位於杉林鄉中繼屋的路上,宋燕誠說,他知道怪罪大自然的無情沒有用,也不應再沈溺於失去親友的哀慟中;重建記憶中的家園,是他目前唯一的心願

莫拉克週年專題-自主重建(2)魯凱族想回家
杜素芳表示,自立重建,是族人回山上的過程,在山上能平安居住前,絕對需要一所避難屋(或稱中繼屋)。當有長期的中繼安置計畫,不僅讓原住民可有時間回山上整理家園,政府也不會因為趕著重建而讓公共工程品質低落。

莫拉克週年專題-自主重建(1)小林倖存者之死
劉朝義為何自殺?因為喝酒,還是因為長久等待的憂鬱?又或與政府對小林的重建政策矇昧不明相關?人已過世,無法得知真正解答。但檢視重建一年來:小林村的重建,幾乎只有等待二字。

莫拉克週年專題-永久屋系列(3)重建是門必修課
即便大愛村引發重重爭議,對於未來若要持續協助救災、是否會改變模式?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說:「永久屋難免要檢討,但重建是邊做邊學,至少一年內已完成很多永久屋。」

莫拉克週年專題-永久屋系列(2)慈濟宏願 災民苦
大愛村雖尚未如翠巒部落有用地安全的問題,文化衝突卻履履爆發。大愛村充滿慈濟圖騰、原住民教堂有證嚴法師靜思語、主要幹道「大愛路」上更有「一早就看見浮屍」等石塊,也引發居民質疑。

莫拉克週年專題-永久屋系列(1)大愛裂痕
大愛村為了符合慈濟基金會的生態工法要求,使用聯鎖磚的道路形式,但因大愛村所在地本就有淹水紀錄,連鎖磚的排水系統不大能符應所需。加上工程未完成、政府就要居民入住,在土方堆積的情況下,導致排水功能更不佳。